|
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优秀案例集锦![]()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元年。总书记强调,我们正处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1985年到2002年,总书记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他在福建的探索和实践有着穿越时空的意义,2021年总书记再赴福建,在考察期间,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福建厦门近年来,厦门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美丽厦门”正变得越来越美。 厦门的美不止美在城市,从城市到农村,厦门的美在一路延续,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厦门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景观带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等不同项目有机结合,串点连线成片,实现片区整体提升,同时,统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节点和风貌,持续让乡村“旧貌换新颜”,真正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 ![]() ![]() ![]() ![]() 厦门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被领导、同行认可,向全国同行推广。 其中,一个小村庄受益“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化,利用自身的古厝建筑、两岸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传统历史故事等等,由拆迁村破茧成蝶成为著名的闽台生态文化村,并上榜第三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福建晋江2002年,总书记深入晋江调研,亲自总结提炼了“晋江经验”,成为多年来晋江快速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19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市持续加强“三农”工作,深化“三农”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等高端人才参与农村创业创新,综合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生态涵养功能、旅游观光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晋江市设立1000万元农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高素质农业农村“双创”团队38个、大学生经营规模农场50家,实现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万元,同比增长9.2%。 ![]() ![]() ![]() ![]() 其中,泉州晋江一村还获得了唯一一个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先后获得“福建省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是晋江市新农村建设十个精品村之一。 而另一村则先后荣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福建省园林式村庄等称号,入选泉州市首届十佳“美丽乡村”,成为石狮市“新型社区”建设典范和石狮首个“中国淘宝村”。 福建宁德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重要精神,宁德市率先在全省创新推行“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着力破解乡村人才紧缺问题,为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注入了强劲的人才活力。 2019年10月以来,市县乡村振兴“指导员”共筹措各类帮扶资金1.37多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025个,作为曾经的省定贫困乡、宁德地区四个特困乡之一,30多年来,下党乡以五个“党建为民平台”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红色旅游,奋力奔向小康。2020年,实现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9元,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00多万元,下党乡党委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 ![]() ![]() ![]() 宁德经验的核心是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实践,这些都为我们打好打赢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遵循和指导。 福建漳州漳州市持续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涌现出一批典型经验。 如“政府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运维+一体化设施处理+达标排放”模式,入选全国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范例,是农业农村部遴选的9种模式之一;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流动红旗”评比竞赛制度,实行每月一考核、每季一观摩,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比如,针对农村垃圾成分日趋复杂,家具家电淘汰速率加快及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废土废渣等一系列问题,围绕大件生活垃圾及园林、建筑垃圾“怎么去、去何处”的困境,根据实际,创建大件生活垃圾及园林、建筑垃圾综合处置项目,从源头上遏制渣土车滴洒漏、渣土乱倾倒、固体废弃物乱丢置等问题,实现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这些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 ![]() ![]() ![]() 福建三明2020年以来,三明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三明市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提升工程具体要求,统筹推进省级“百镇千村”试点示范,以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探索出文旅休闲、绿色康养、产业提升、红色初心、文化遗迹等五类乡村振兴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三明路径。 ![]() ![]() ![]() ![]() 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多次对“沙县小吃”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发扬小吃文化,更要借力发展。近年来,俞邦村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为追溯小吃源头,讲好小吃故事,村里通过复原建设小吃民俗文化展示馆、提升沙县小吃第一村美食街,推动“吃、住、游、乐、购”商业业态的形成。 村民经营沙县小吃脱贫致富后,村党支部引领村民进行了村庄建设规划,经过集体努力,现夏茂俞邦村被列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为了乡村振兴先行者。 一 起 期 待 福 建 乡 村 越 来 越 美 的 同 时 也 欢 迎 各 事 业 单 位 到 福 建 考 察 交 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