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文明城市建设经验1. 厦门城市规划展览馆 厦门规划展览馆位于体育路95号,厦门市规划局1-2层。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展示面积6000平方米,定位为专业、互动、前瞻的“城市规划展示窗口”。 展馆以灯箱、模型、影片为主要展示手段,辅以幻影成像、数码互动、多媒体查询系统、数字沙盘等现代化技术,全方位地诠释了厦门城市规划的发展历史、当代成就和未来方向。 规划展览馆宛如时光隧道,演绎厦门的日新月异,沧桑巨变。回味城市的悠久历史,体验建设的辉煌成就,展望灿烂的美好未来,充分感受美丽的海上花园正穿过历史的长廊,英姿勃发搏击向前。
2.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 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湖里也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而这几十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被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珍藏。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共有四层,分为“厦门经济特区开创阶段”、“厦门经济特区发展阶段”、“增创新优势阶段”、“新跨越阶段”等四个展馆。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为厦门经济特区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打气助力。2018年底,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新增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专题场馆,于2019年元月正式开放。
3. 厦门文明城市亮点建设 环岛路:厦门环岛路是厦门市环海风景旅游干道之一。环岛路的建设一直奉行“临海见海,把最美的沙滩留给百姓”的宗旨,有的依山傍海,有的凌海架桥,有的穿石钻洞,建设起点高,标准严,充分体现了亚热带风光特色。 五缘湾:五缘湾位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和翔安海底隧道两大门户之间,是厦门岛上唯一一块几水景、温泉、植被、湿地、海湾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风水包队,还有大量的畲族文化等人文景观。十年前,五缘湾还是个人烟稀少、易被人遗忘的滩涂之地,历经综合整治和大开发建设,如今,五缘湾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游艇帆船基地、中国第一水上游艇展举办地。 五缘湾系列湾区整治是厦门“魅力海湾、浪漫海岸”建设的重要部分,落实到一个个湾区和一个个海岸,厦门海洋生态修复模式已成为不少沿海城市学习的经验范本。
4. 五缘湾湿地公园 五缘湾片区位于厦门岛东北部,曾是一片滩涂、鱼塘和垃圾堆放场,被认为是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随着厦门统筹城乡发展,对片区内生态环境问题、文明建设与文化交流问题、历史遗留和片区建设、拆迁等问题重新进行了改造,通过科学规划与建设、高层次运作和管理,使得片区面貌焕然一新,曾经滩涂遍地、寸草难生的湿地公园一区也脱胎换骨,从滩涂鱼塘旧貌变成一方水草丰茂、鸟类繁衍生息、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厦门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被称为是厦门的城市绿肺。
5. 筼筜书院 厦门筼筜书院于2009年初夏落成,是在厦门市政府规划指导下兴建的一座现代书院,位于厦门市的城市中央,筼筜湖中的国家重点公园——厦门白鹭洲公园之中。书院由三个建筑群落组成,主体建筑位于公园中部,居中心位置,是书院的主题功能用房。主题建筑带有经典的中国书院格局和闽南建筑风格,由讲堂、展廊和儿童读书区三个部分组成。 筼筜书院是两岸国学大师、学者们交流、研讨的最佳场所,是新时代弘扬国学的文化平台,它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为主旨,以“旧学商量、新知培养”为办院理念;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中俄双边活动在筼筜书院举行。
6. 厦门垃圾分类示范点 中华街道鸿山小区二期位于思明南路与镇海路交汇处,为厦门市的核心地段。随着中华片区改造的启动,该地段已被政府定位为文化、旅游、商业的综合性顶级区位。 2017年4月,中华街道鸿山小区二期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启动。小区每户家庭都可将专属的标签贴在垃圾袋上,通过垃圾分类来获取积分,兑换相应的奖品;前期的入户宣传不仅分发宣传手册等资料,社区和物业的工作人员还一家家地讲解垃圾如何分类,有哪些好处,并给住户分发专用垃圾袋。每天上下午的两个时间段,都有4位督导员“上岗”,确认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
7. 海沧东孚小城 厦门海沧东孚镇是“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2013年,东孚镇在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考核中获得全省第二批试点镇一等奖的佳绩。通过就地发展产业、完善公共服务等措施,东孚镇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借助于厦门市尤其是海沧区的产业调整,东孚镇在壮大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占地10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上百家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在此,形成了从生物制剂、生物制药到医药器材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园区建成后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
8. 沙坡尾避风坞 沙坡尾避风坞曾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厦门港,最繁荣时人口曾经达到一两万人,渔船近4000条。沿海渔船“朝出暮归,在大担南北采捕,风发则鱼贯而回”,沙坡尾便成了天然的避风之所。然而,沙坡尾需要在城市高速发展与历史文化留存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做出转型。知道最好的旧城改造一定不是靠强拆重建,而是把最新鲜有趣的东西注入到当地的生活气息中,然后两者发生碰撞和融合。在政府的引导和当地居民的支持下,开展环避风坞内侧“一条路、两栋楼、三处景观节点”改造,逐步形成沙坡尾特色景观;设立沙坡尾改造提升工作坊,引导讨论沙坡尾渔船回归方案,依托沙坡尾商圈联盟,引导片区产业逐渐向“渔港创新创意产业、海洋文化美食、海洋体验”等方向转变,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在片区推行“垃圾不落地”和“商家文明公约”,倡导诚信、自律、文明,逐步营造沙坡尾人文环境。
9. 晋江城市展馆 改革开放以来,承载千年底蕴的晋江,不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经济实力连续20年保持福建省县域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常年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7位,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品牌之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社会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加上活跃的民间慈善,共同塑造中国爱心城市。 晋江城市展馆是一座可以全方位、立体化解读晋江城市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城市展馆,利用极具创意的声、光、电、影多媒体手段,营造出情景交融、重点突出的主体性空间氛围,展馆是展示晋江城市风采的重要角色,是“浓缩晋江”的模型,它全面展示晋江历史、城市人文景观及规划建设成果。在此可以追寻晋江的城市脉络,因此晋江城市展馆又被成为晋江的“城市会客厅”。
10. 五店市传统街区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晋江老城区青阳的核心区,占地126亩。2012年4月19日正式启动开工建设;2015年5月1日,经过保护性开发的五店市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9月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街区历史悠久,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建筑特色突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拥有“青阳八景”中的四景、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及布政衙、蔡妈贤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宛然别墅等一百多处历史风貌建筑。同时,街区保留和传承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晋江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现代产业经营模式,以“乡土、乡音、乡?情”、“艺术、艺苑、艺人”、“传统、传承、传播”为主题,打造集传统文化展示、民俗体验、商务旅游、休闲娱乐、美食品尝等为一体的街区博物馆、文化产业聚集带、城市新名片,让老年人觉得很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华侨觉得很乡土、外地人觉得很闽南。
上一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下一篇福建标杆企业走访交流 |